【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就如當年的3D功能一樣,超高清4K成了當下彩電和投影行業熱點中的熱點,無論買家用投影還是電視不買個帶4K顯示的,似乎就太OUT了。小心,4K過熱也會引來“偽4K們”的侵害。
世界杯來臨前,一位鐵桿球迷采購了一臺售價3000元的50吋電視,有4K顯示還帶智能。而最近,這位球迷就頗有怨言,“看電視竟然畫面有拖尾,畫面感覺還不如以前的普通液晶清晰。”這到底是不是4K,也就是720P的效果。其實這種問題,在目前流行的4K投影機上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
對于這樣的質疑,筆者只能說“一分價錢一分貨”,50吋賣到3000元,還敢有4K?還敢帶智能?這在市場上售價至少6000元。那么市場上銷售的這些低價產品,消費者在被低價吸引的同時,忽略和犧牲的就是未來幾年的觀感。
前兩年3D概念紅火的時候,市場上也有偽3D出現,但因為3D畢竟是能夠呈現出不同的觀看情境,是真是偽,能夠有明顯的區分。而到了4K,高清與超高清的電視,放在賣場,經過專業調試,消費者真的難以區分,而當你搬回家之后,接上了普通電視信號,是無論如何也呈現不出賣場的“專業畫質”。加上市場上對于4K沒有標準,廠家為了博銷售,打出“4K”旗號吸客也就成了常見手法。
在概念過熱的情況下,消費者購買切忌跟風,并非功能越多越好,抱著“大而全”又要便宜的心理,可不就正中了商家的宣傳陷阱?某大牌彩電廠家產品講解師指出,4K除了顯示屏不同,最重要的是廠家的芯片處理技術是否成熟和屏匹配,此外就是解碼能力。而這種內功往往都是消費者看不見的,也是一時難以區分的。
該如何辨別真偽4K?筆者推薦一個簡單的方法,即先在網上下載一部4K短片,在購買電視時,看看電視能否播放出這部片子,如果是偽4K,則會無法播放,真偽立現。

¥3999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