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8月3日,甘孜州規模最大的寄宿制小學——理塘縣第三完全小學顯得額外安靜,學生們已經開始放暑假了。寬敞的校園,有多間多媒體教室可以讓學生么學習電腦,而每一個班級的教室都帶用投影機以及電子白板。說到電子白板,校長達瓦扎西十分自傲,“我們現在教學全部采用現代化電子教學,老師上課都用電子白板、投影儀、電腦播放課件,代替以前的黑板、粉筆。不過,都是因為有了電才敢想象這一切。”
以前一天斷電十幾次學生不能上自習、不能洗澡
海拔4014米的理塘縣是我省幅員面積第二大縣、甘孜州四大高城之一,高寒缺氧,地廣人稀。每年10月、11月,因為河流冰凍,小水電無法發電,電力非常緊張,特別是上晚自習經常停電,白天教學用的電子白板沒用多久就“罷工”。校長達瓦扎西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理塘縣第三完全小學是全寄宿制學校,全校共有1340名學生。2012年建校招生以來,雖然學校已經通電了,但是電壓十分不穩定。“有的時候一天要停十幾次電。”一天停十幾次電的頻率不僅影響了學生們正常上課,也讓達瓦扎西十分擔心孩子們的安全問題和衛生問題。“我們學校要上晚自習,每天大概上到7、8點。冬天的晚上天已經完全黑了,如果這個時候停電,孩子們在走道里奔跑、走回宿舍都有很大的安全隱患。”達瓦扎西告訴記者,有的學生就是因為停電了看不見,在樓梯上摔倒甚至受傷。
而在零下20多度的冬天,如果停電,學生們也沒有辦法洗澡。“有些男學生比較調皮,會出很多汗,如果不能洗澡,寢室味道就很重,衛生也就成了問題。”
渴望“電”
寫給省委書記一封渴望“電”的信
紅白相間的教學樓、寬敞的食堂與漂亮的宿舍樓,但頻繁停電讓剛上二年級的小男孩格絨澤仁有些困惑。“我是牧民的孩子,看到這么漂亮的學校很高興。”他說,“但頻繁停電使很多電氣化設備都用不上,有時候能完整上一堂晚自習都是很幸運的。我當時在想如果供電能解決該多好啊。”2012年10月,從不會說漢語到學會寫漢字格絨澤仁在學習如何寫信的課上,萌發了給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寫一封信的念頭。他的想法得到了班主任袁良慧的支持。于是,這封含著對“電”深深渴望的信件寄了出去。格絨澤仁沒有想到的是,王爺爺就這封信的內容做出了批復,要求相關方面想方設法解決學校的實際困難。
達瓦扎西校長接受記者采訪
聯網
從根本上解決用電難徹底告別冬季缺電
甘孜州委、州政府從治標和治本兩方面著手解決學校用電難題。2013年4月下旬,冰凍期一過,理塘縣電力公司就為第三完全小學架設了專線,又籌集25萬余元資金購買了5臺大功率發電機以備停電之需。同時理塘電網聯網工程啟動,從根本上解決用電難。甘孜州與國網甘孜供電公司一起建設“雅江-紅龍-理塘”35千伏輸變電工程,預計投資6000萬元,實現國家電網與理塘電網的聯網,提高理塘供電可靠性,讓理塘徹底告別冬季缺電歷史。2013年12月16日,國網綿陽供電公司承建的“雅江-紅龍-理塘”35千伏輸變電工程順利投運。
“我們可以正常上晚自習、吃上熱騰騰的米飯和饅頭,更重要的是各種電子設備終于派上用場了,上課可以用電子白板了。”格絨澤仁高興地說。
現在
電子白板代替黑板還要安裝地熱
在雅江、理塘、稻城、巴塘……一基基電桿正矗立于崇山峻嶺間,一根根銀線將穿行其中,傳送光明與溫暖。為了讓電力惠及更多
去年開始,理塘第三完小的電壓開始變得穩定了。學校不僅有了多媒體教室讓孩子們學習使用電腦,每一間教室還安裝上了投影儀和電子白板。“我們現在教學全部采用現代化電子教學,老師上課都用電腦播放課件,代替以前的黑板、粉筆。”達瓦扎西告訴記者,正是因為有了電,有了穩定的電壓,才能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模式。
達瓦扎西還計劃在今年給學校的教室安裝地熱,讓學生們的冬天不再寒冷,更加專心學習。“讓孩子們有了更好的學習環境,家長們才放心。”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