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近日,記者從廣西教育廳了解到,自2012年11月國家啟動“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以來,廣西投入配套資金3500萬元為全區8148個教學點安裝數字教育資源和播放設備,基本實現教學點教育資源全覆蓋。信息化縮小了城鄉差距、促進教育公平,推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012年11月19日,國家啟動“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中央財政下撥資金4554萬元,廣西落實配套資金3500萬元,為區內學校布局調整中確需保留和恢復的教學點安裝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配送優質教育資源,利用信息技術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不斷提高教學點的教育教學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有了數字教育資源,教學點正在逐步開齊國家規定課程,同時課堂教學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過去,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科書是教學點中最常用的教學方式,老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困難。如今,借助數字教育資源,許多教學難點都在動態、直觀的教學中迎刃而解;教學點老師普通話發音不準確、朗讀課文沒有感情等現實問題也得到了較全面的糾正。
憑祥市自實施“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以來,不斷創新培訓模式,把送課進村與技術培訓有機結合起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城區學校的優秀教師來到教學點,首先運用數字資源設備執教一堂示范課,然后對著資源設備,手把手地把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應用方法傳授給教學點的教師。憑祥市匠龍小學岜口教學點主任何麗華說:“我們利用數字教育資源來上課,節省了備課時間,提高了教學效果。這個設備,讓我們可以不用走出校門,就可以學習到全國優秀老師的先進教學理念,學習他們先進的教學模式。”
過去,都安瑤族自治縣保安鄉懷占教學點與許多教學點一樣,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教學條件落后。老師使用最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方式,學生們幾乎沒有上過音樂、美術等課程。如今,教學點里安裝了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給師生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教學活動體驗。除了直接播放示范課,利用現成的課程資源上課,教學點的教師還可以參考優秀教師課例,利用豐富的圖片、聲像等素材來設計和優化教案。嶄新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今,“教學點數字資源全覆蓋”項目已經在廣西各地全面鋪開,現已有8148個教學點安裝了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優質的數字教育資源,給教學點老師帶來了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這個嶄新的平臺,教學點教師還可以通過配套項目網站上的培訓動態、項目論壇等,進行立體、多樣化的學習,提高專業技能,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從而逐漸拉近城鄉教學的差距。山里的孩子也享受到了優質的課程資源,有利于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接受更為公平的教育。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
